English

城市之光

1999-06-1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张 丰 我有话说

还记得多年前一个秋天晚上,我第一次到纽约获得的最初印象。从夜空中下望,纽约是一片灯海,比所有其它美国城市都亮,面积都大。当车钻出中城隧道驰上曼哈顿街头,几乎我所知道的摩天楼名作,都比想象的要矮。也许因为原来只看到耀眼的个体建筑,没有见过它们身后的现实环境,没有比较,只有想象。

纽约,是非常特殊的地方。不仅中国人,欧洲来客同样感到奇怪,尽管美国这远亲,从欧洲继承了好多现成的东西。其实,我后来才了解,即使在美国人心中,纽约也是个异数,它根本不典型。宽敞豪宅、大片草地和一望无际的自然景色,是我们觉得美国该是的模样;拥有古迹、很少摩天楼的巴黎和罗马,才是我们心仪、感情上好接受的城市。尽管对曼哈顿天际线啧啧称奇,在心里仍把它跟贪婪和犯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纽约的心脏曼哈顿之特殊,不仅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、发展历史和城市形象,而且因为我们在眺望时,难免戴上预先配制的眼镜。

透过镜片,我们看到的曼哈顿,没有体积、透视和空气感,是平面的。在二度形象中,我们压抑了应有的想象能力,忘了那里千百人也如你我一样早起上班晚上回家休息。先入为主的概念让人看不到城市的质感,难解释那特殊地方对当代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。从城市建设上讲,容易只去跟它比楼的高度,忽略了其中蕴含的经验和教训。

不必说国际大都会,即使规模和影响力一般的城市,能够吸引周围地区的人汇集到一团求生存,还不是因为它提供了僻静乡村无法提供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的丰富?令人激动也最让人受刺激的,是城市生活。容纳着也促进着所有活动的建筑和城市空间,是生动形象的具体证明。

在《曼哈顿·大都会的建筑与城市》一书中,作者通过近两百页建筑和城市的大幅图片,展示20世纪国际大都会的形象,同时将从不同观察高度摄取的画面编织剪辑,力图反映丰富的城市质感。

书中的三篇学术散文都很简短,很概括,但仍有细节刻画,更有独到的观察和体会。在《曼哈顿随心所欲》一文中,作者撷取几个侧面描绘曼哈顿成长经历,如何在“高速旋转之中,将热情与冷漠、理智与疯狂、创造与寄生、天真与世故全都揉在一处,混淆了真实与虚幻,向世人讲述一个极其动听的故事,激起无限遐想。”

千奇百怪、新旧杂陈、没有统一风貌可言的曼哈顿,能够生存和不断发展,必定有维系它生命的最起码的秩序和基础。十分规整但适应性很强的曼哈顿街道格网,将建筑与城市整体结构分离开来,任何建筑物无论身份怎样显赫投资者背景有多硬,都产生不了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力。正如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会,在经济是不可能由一个或少数几个财团和实体主宰,在建设上也不可能因某几个项目的失策而给城市留下致命伤。

城市的健康发展,当然不能仅依靠按数字编排的街道,而是仰仗外部环境和内部构成的不断互动和妥协。聚集千万人口的大纽约市,多种族多文化多阶层共存,相互间利益冲突既是阻碍发展的摩擦力,也是刺激加剧竞争的润滑剂。作者在贯穿全书的《曼哈顿启示录》一文中,通过八个方面分析所有的冲突和妥协,必然和偶然等多种因素,如何塑造了整体看去仿佛杂乱无章的、但整体感却顽强保持着的城市形象。

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巴黎和罗马,但有必要了解纽约,理解曼哈顿。这样说,是因为至少我以为,我们的城市大概永远不会变成巴黎和罗马,不会温良恭俭让,没有那样的城市文化基础,对遗产的破坏已太过严重,人已经太多。我更关心我们城市的现实和可能,更渴望拥有丰富色彩的文化生活,让人感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持久的活力。“曼哈顿没有中轴线,没有民族特色。它有许许多多局部的轴线,许许多多民族的特色。”一个城市,尤其是国际化大都会,应当具有这样的气度和涵养,也许这正是曼哈顿给予我们真正启发,是塑造有活力的新世纪大都会所十分需要的“他山之石”。

(《曼哈顿·大都会的建筑与城市》,傅刚著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大16开,200页,图版194页,定价60元。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